【资料图】
整部电影展现的是男女主人从相识到相恋到最终离开人世的故事,里面没有强烈的冲突,没有热烈的爱情,有的只是男女主之间日常对白,和人生中接二连三的大事——买房,生孩子,孩子上学/毕业/结婚,买车……
说是大事,也只是这两个人的大事,放大到当时的环境:英国宣战、经历二战、广岛被炸、朝鲜战争、政策推行、阿波罗登月。个人的大事也变成一件件“小事”。但“小事”也并不顺利:一直没有孩子→有了孩子却要被送走→遭受战争→(战争结束后)孩子偷东西→(考上学校)孩子要学艺术。大事与麻烦的“小事”交织在一起,共同组合成了这对夫妇平凡又幸福的一生。
要说整部电影对我最触动的地方在于,刻画的人物并非是理想中完美的伴侣,而更加贴近真实的夫妻生活。
丈夫乐观能干,关心政治;妻子眼中只有家庭孩子,不懂政治。很多时候丈夫讲的事情妻子无法理解。甚至连双方支持的党派都不同,但却从没有激烈的争吵。他们相爱相互扶持,无数次妻子崩溃大哭的时刻,丈夫都会把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。
虽然日子并不富裕,但他们对生活没有心怀抱怨,更多的是知足、顺其自然的心态。面对儿子想上艺术学校,夫妇俩虽然难以接受,但还是尊重他的选择;在得知儿媳妇患有精神分裂,女主人先是觉得“可怜的孩子”,再惋惜自己“报不了孙子”,并没有去干扰儿子的行为,如强迫离婚(也和地域因素有关)。也是这种心态让他们相濡以沫,没有让感情在争吵中消耗殆尽。
另一个触动我的地方在于,他们似乎根本没有年龄焦虑。
不像我们现在20多岁就开始担心落后同龄人,30岁不当leader就觉得是loser。女主35岁才与男主结婚,38岁生孩子,43岁(推算)去做文员——当你以为来不及的时候,看看这对夫妇,其实一切才刚刚好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
最后,当我看完这部影片再回头,才发现很多人的人生哪有那么多跌宕起伏,波澜壮阔。当你将历史长河的尺度放到100年,更多想要的就是一间房子,一个ta,一起平平淡淡走过这一生罢了
关键词: